您有2条未读询盘信息!
18189504057 400-996-5126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绩效监控

发布时间: 2024-11-20 来源: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言

《..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做好绩效运行监控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两个方面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绩效运行监控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年初绩效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应落实绩效监控主体责任;定期采集项目绩效信息,运用科学合理的汇总分析方法,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认真分析项目进展、资金使用、绩效目标完成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1

绩效监控的内容

绩效监控范围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所有项目支出。应对重点政策和重大项目,以及巡视、审计、有关监督检查、重点绩效评价和日常管理中发现问题较多、绩效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的项目予以重点监控,并逐步开展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监控。

绩效监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预计产出的完成进度及趋势,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二是预计效果的实现进度及趋势,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三是跟踪服务对象满意度及趋势。

(二)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包括预算资金拨付情况、预算执行单位实际支出情况以及预计结转结余情况。

(三)重点政策和重大项目绩效延伸监控。必要时,可对重点政策和重大项目支出具体工作任务开展、发展趋势、实施计划调整等情况进行延伸监控。具体内容包括: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监理和验收、信息公示、资产管理以及有关预算资金会计核算等。

(四)其他情况。除上述内容外其他需要实施绩效监控的内容。

2

如何开展绩效监控

(一)绩效监控采用目标比较法,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绩效实现情况与预期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对目标完成、预算执行、组织实施、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评判。

(二)绩效监控包括及时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监控。及时性监控重点关注上年结转资金较大、当年新增预算且前期准备不充分,以及预算执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合规性监控重点关注相关预算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项目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无预算开支、超预算开支、挤占挪用预算资金、超标准配置资产等情况。有效性监控重点关注项目执行是否与绩效目标一致、执行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等。

(三)每年8月,部门要集中对1~7月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一次绩效监控汇总分析,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①收集绩效监控信息。预算执行单位对照批复的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执行情况为重点收集绩效监控信息。

②分析绩效监控信息。预算执行单位在收集上述绩效信息的基础上,对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全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预计,并对预计年底不能完成目标的原因及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做出说明。

③填报绩效监控情况表。预算执行单位在分析绩效监控信息的基础上填写《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并作为年度预算执行完成后绩效评价的依据。

④报送绩效监控报告。中央部门年度集中绩效监控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形成本部门绩效监控报告,并将所有一级项目《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于8月31日前报送财政部对口部门司和预算司。

3


监控结果如何应用

绩效监控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和政策制定的参考,绩效监控工作情况作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的内容。

部门通过绩效监控信息深入分析预算执行进度慢、绩效水平不高的具体原因,对绩效监控中发现的绩效目标执行偏差和管理漏洞,应及时采取分类处置措施予以纠正:

(一)对于因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客观因素导致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无法实现绩效目标的,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按程序调减预算,并同步调整绩效目标。

(二)对于绩效监控中发现严重问题的,如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偏离较大、已经或预计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或风险等情况,应暂停项目实施,相应按照有关程序调减预算并停止拨付资金,及时纠偏止损。已开始执行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按照相关程序办理。

4


绩效监控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将绩效运行监控与绩效目标监控等同

绩效运行监控包括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和预算执行进度监控,即绩效运行监控的外延较大,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目标监控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误区二:将绩效运行监控的主体错位

普遍认为绩效运行监控的主体是财政部门,实则不然。绩效目标的监控主体是预算单位的主管部门;预算执行进度监控需要建立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等多部门的互动机制。

误区三:泛化绩效运行监控的范围

将预算年度内的所有目标均执行事中绩效监控是错误而粗暴的做法。绩效监控要遵照“覆盖、重点突出、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结果运用、及时纠偏”的原则实施,并不意味着要将预算年度的所有目标都监控一遍,二是要讲究不同类型的覆盖、重点的侧重、结果的运用和纠偏。

误区四:绩效监控的次数越多越好

事中绩效监控次数并非越多越好,凡事都要讲求效果/效益,没有意义的事少做为妙。绩效监控也要讲究价值意义的所在,不能为了监控而监控。

来源:绩效评价知识分享

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媒体、网络、报刊及公众号,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请仅作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我们

公司业务领域:PPP咨询,专项债申报(一案两书),国资企业内训、拆分、重组,运营战略规划,政府投融资项目梳理与筛选、培训与编辑,国企、政府采购一站式服务,可行性报告论证,项目绩效(前、中、后)评价,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税收咨询、筹划及鉴证等。

微信号丨HTZX2006

咨询电话丨400-996-5126

文 稿 整 理:综 合 办

排 版 设 计:康 凯 婷

审 核 人:康 凯 婷

签 发 人:刘 宝 华

【全文完】

标签:

False
False
False